张清朝:融通法理“清”如许  一“朝”调解止干戈

广告位

融通法理“清”如许  一“朝”调解止干戈 ——扎鲁特旗司法局香山司法所所长张清朝事迹   张清朝,男,蒙古族,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扎…

融通法理“清”如许  一“朝”调解止干戈

——扎鲁特旗司法局香山司法所所长张清朝事迹

 

张清朝,男,蒙古族,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扎鲁特旗司法局香山司法所所长、香山镇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扎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27年来,他始终把维护公平正义、传播法律温度作为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巧妙把法、理、情融会贯通,以真挚的感情、扎实的作风,尽心尽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0余件,让上千位矛盾纠纷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以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赤诚之心,谱写了一首乡村安定和谐的动人诗篇;以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满腔热忱,成为了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忠诚卫士。

坚守:“二十七年调解路,为百姓排忧解难,再苦再难也要做到底”

香山镇位于扎鲁特旗鲁北镇西30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总人口2.5万人,是各类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地区之一。为了将辖区矛盾纠纷现状摸清、把存在风险隐患找准,张清朝用沾满泥土的足迹踏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设身处地倾听群众的“烦心事”“疑难事”。他大力推行“以‘村民评理说事’为支撑,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阵地,以‘四所一庭’联调联动为支持和保障”的镇、村矛盾调处化解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创新“背靠背、面对面”的联调模式,发动网格员、嘎查村两委班子、派出所民警、包联律师、法官开展联合调解,着力打造“枫桥经验”香山版,切实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的扶持,百姓对土地日益重视,由此产生了许多土地矛盾纠纷,影响了社会稳定、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然而此类纠纷大多历时久远,事实认定较为困难且情法交织,成为了谁都不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

面对此类纠纷,张清朝没有退缩、没有低头,而是初心如磐、迎难而上。他主动挑起了化解全镇土地矛盾纠纷的重担,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走遍辖区的每一寸土地,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努力解开矛盾双方当事人的“心结”,以非诉方式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2023年4月,临近春耕,香山镇兴发村的王氏兄弟两家因翻地起坢的土地边界问题多次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张清朝详细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派出所民警、包联律师,来到田间地头,联合开展纠纷化解工作。通过多次测量土地面积,认真比对原始土地台账,很快确定了双方耕地的原始边界。随后,张清朝结合法律规定、乡风民俗,劝导侵权方在春耕翻地前返还侵占的土地。经过张清朝的耐心劝解,兄弟俩当场达成了调解协议,积怨已久的矛盾最终化解,双方和好如初,春耕生产也得以顺利进行。

正直:“我要成为弱势群体的主心骨,让他们的心有个落脚的地方”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张清朝深刻认识到调解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每一件小事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他坚持以真诚、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成为了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

2021年9月,李某捂着疼痛的眼睛来到司法所,向张清朝哭诉说,她在2018年帮同村赵某孩子举办升学宴,帮工过程中被旱伞扎伤右眼,医院选择保守治疗未摘除眼球。但出院后,她的眼睛始终疼痛难忍,不仅身体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在心理上的煎熬也让她苦不堪言,她要求赵某给付继续治疗费及赔偿损失,却遭到赵某拒绝。

张清朝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告知她当务之急是把眼睛治好,只有治疗结束后进行评残,才能多争取赔偿金额。李某听从了张清朝的建议,继续治疗,摘除了眼球并安装了义眼。治疗结束后,张清朝主动帮助她提起诉讼、申请伤残鉴定。在法庭调解过程中,张清朝与赵某几经沟通交流,最终赵某同意一次性给付赔偿款235000元,解决了李某三年的困扰和痛苦,切实维护了她的合法权益。

以张清朝为带头人,辖区网格员、嘎查村两委班子、派出所民警、包联律师等多支队伍积极开展联合调解工作,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更多将目光聚焦于弱势群体,给予弱势群体更强势的关怀,真正实现为弱势人群依法维权“撑腰鼓气”。多年来,张清朝坚持以真诚、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服务质量、注重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累计解答法律咨询4500人次,代写法律文书700余件,办理诉讼非诉讼法律援助200余件,及时的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创新:“守护平安,光靠实干还不行,更要巧干”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解决矛盾纠纷的需求,张清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庭与基层派出所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实现联动调解矛盾纠纷的深度融合。他在派出所设立“联调联防联动”办公室,与法庭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对前来起诉、报案或咨询的纠纷当事人,告知其矛盾纠纷的多种化解方式,并引导其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如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枫桥经验”已在辖区开花结果;“有纠纷、找清朝”也成为了辖区群众的共识。

作为扎鲁特旗香山镇调解委员会的副主任,张清朝既是“将”也是“兵”,为百姓筑起“第一道防线”。在循环往复的工作中,他总结出:“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门‘技术活’,既要靠理念、决心、爱心,还要有真心、公心、耐心,更要靠知识、方法和技巧。”27年来,他在不断储备法律知识的同时,在纠纷调解的方法和技巧上也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模糊调解法、依法调解与以德服人相结合法、冷却法、换位思考法……”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为了解决“怎么干”才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复杂案件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的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灵活并用、活学活用的调解工作法。这些工作法让张清朝一接触纠纷,就能马上找准矛盾双方的联系点和切入点,设身处地、因人施策化解群众的“烦心事”“疑难事”,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张清朝深刻认识到,矛盾纠纷调解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是治“本”。他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在纠纷调处过程中,不忘向当事人、周边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时还邀请群众旁听纠纷调解,力争达到“调解一件、普法教育一片”的效果。因地制宜采取法治讲堂、以案释法、公共法律服务等活动,行走在田间地头,深入到集市、村庄,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将法律“硬道理”变为“家常话”,使辖区干部群众法律素质不断提高、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0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达6万人次。

张清朝说:“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我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做的就是每天围着群众身边的小事跑、围着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转,但我认为,只要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能让和谐稳定的种子深植沃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今年我已经52岁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司法行政战线上的‘老兵’,我要继续站好岗、把好门,为维护乡村安宁、和谐稳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清朝凭借着一颗无私的公心、一颗为民的真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使命担当,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换来了一方群众的稳定和谐与安居乐业,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自治区司法厅评为模范司法所长、“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金牌调解员”,荣记“个人二等功”两次。2016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他所在的香山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香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被自治区政法委、自治区党委依法治区办评为“2023年度十佳法治人物”。

为您推荐